9/17/2019

給父母的遊戲課——與孩子齊齊玩的實習日誌




孩子很需要玩,其實任何人都需要,但如何玩?玩甚麼﹖這些也很值得父母學習和思考。特別是在香港,家長很易會著重學術而忽略與孩子玩樂。因此,我參加了賽馬會「玩學相長」計劃Jockey Club "Play n Gain" Project),以家長的身份學習,與6歲的阿哲實踐遊戲教育。 



 遊戲的教育
Play is the highest form of research. ~ Albert Einstein

如果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那是否應該順著這個本能來學習事物呢?這樣或許能讓學習更簡單、更有趣、更有創造力。

遊戲工作坊和實習課就是希望能夠體現「何時、何地、何人,都齊齊玩」,父母化身「組爸」、「組媽」,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孩子邊盡情玩、邊齊齊互動、邊開心學習、邊快樂成長。玩學相長團隊整合坊間一些好玩、安全及互相尊重的「好遊戲」。事實上,這些都是「信手拈來,就地取材」,也是曾經陪伴你我成長的遊戲,例如十號風球、大風吹、爭櫈仔、狐狸先生幾多點

要與孩子玩得快樂,其實可以很簡單。


第一次實習︰組爸、組媽的責

第一次實習之前,我已經上過共六小時的公開課和工作坊,當日亦與玩學相長團隊討論過些每個遊戲的「玩點」,和幾位組爸組媽們「綵排」(試玩遊戲)過幾次,遊戲基本功已經有,但當一班37歲的小朋友(廿位)走入班房,我做組媽的感覺叫人戰戰兢兢呢。

組爸、組媽的責任是學會選用不同遊戲和方式,帶領與組仔、組女共同玩樂,透過遊戲的趣味幫助他們發揮想像,投入遊戲過程中達至「玩中有學、學中有玩」。

我被編往年紀最大的小組(6-7歲)當組媽,遊戲對象已是小一生,明白並遵守規條應該冇難度。

遊戲開始之前,主持人先會與在場的孩子約法三章︰
1. 講一聲,就要做
2. 先舉手,後說話
3. 要有愛心和禮貌,有推撞時遊戲就會中斷

但是,組仔、組女跟大人一樣,很多時講一套,做一套。某些孩子比較性急,不舉手就說話,擅自走出位搶回答,不滿就更大聲,擅自走出位,甚至衝動發脾氣。

針對組仔、組女的自律問題,玩學相長團隊自訂一系列好玩的動作指令,例如想要他們企或坐定定的「磁力腳」,用眼神要求專注和反應的「魔法眼睛」,用視覺提示的「一聲就聽」,而遊戲隊型中就用「小鳥起飛/歸巢」來集隊、排隊、歸隊。



當中磁力腳最受用,只要一講,組仔、組女會覺得自己被磁力吸住身體,立即靜下來、背脊坐直,或企直直-這證明把遊戲套用在生活上,這樣簡單且幽默的指令,組仔、組女完全樂在其中,比大人說「你給我企好!」有效1000倍!

每次我向阿哲講,磁力腳,萬試萬靈!



第二次實習︰易子而教的智慧

第一次實習後,家長分享環節都異口同聲話「組媽、組爸唔易做」,同時過癮的是「遠觀」自己的孩子,何解﹖因為玩學相長團隊堅信「易子而教」的守則——同場玩,不同組(不當自己孩子的組爸媽)

易子而教,意指換著教孩子,出自《孟子》:「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孟子認為,父母管教子女必然要用正確的道理,當講道理行不通,便會很易動怒;一動怒,就反而傷了感情。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主張不嚴厲的管教,令孩子的錯誤和毛病變成溺愛、驕慣、放任,從而使正確的教育難以為繼。

原來,古人已提出君子之間互相交換子女去教育,很有智慧。

好像阿哲,我早已預告參與這個計劃,但當他落場與不同的孩子齊齊玩時,又是另一回事。我發現他原來對分組坐位、遊戲規則,都很有自己的原則,說難聽點,就是固執、鑽牛角。

第二次實習,我再被編往年紀最大的小組(6-7歲)當組媽。五位組仔、組女個性不一,有些過份依附,見到自己的父母成為別人的組爸媽,仍會嚷著要一齊坐才會玩;有些則不服輸、不禮讓,易發忟憎、發脾氣,情緒失控;有一兩個過份平靜,十問九唔應,冇表示,似唔想參與。




見狀,玩學相長團隊建議從遊戲過程中加入正向鼓勵,一步步修正他們的行為,例如:
- 輪流做領袖、選乖孩子示範
- 身體語言鼓勵︰微笑、點頭、翹起大拇指、拍拍肩膀
- 星星獎勵制度

其中星星獎勵制度最有用,當遊戲最後環節「欣賞時間」用幾分鐘時間小組圍圈分享,組爸媽會用4F提問法Fact玩左啲乜、Feeling玩得開唔開心、Finding有冇發生乜事呢、Future下次想再玩咩),特別值得表揚的組仔、組女,同時引導孩子之間互助欣賞好的表現(如A組仔樂於助人、B組仔很關心別人、C組仔很有創意),望大家抓緊正面的行為去互助鼓勵。

通常組仔、組女很樂意分享,連十問九唔應的也會變得踴躍呢!皆因細路最想攞到星星貼紙 ☆☆



 第三次實習︰遊戲指示、示範的大學問

實習了兩次後,我開始習慣當組媽,記得組仔、組女的名字,大家開始多了一份信任。當中不止同孩子玩咁簡單,一小時的實習課要很多準備呢!

每次實習課前,組爸、組媽要預先一小時到場,與玩學相長團隊坐下來一齊「綵排」(試玩)遊戲幾次,很多遊戲例如十號風球、自動運輸帶、紅燈綠燈,大人由細玩到大,對小朋友而言卻十分有趣刺激。




因此,令組仔、組女聽得明大人的指示、睇得明示範,到玩時懂得守規則,對遊戲教育尤其重要。

比如,自動運輸帶,單聽遊戲名已經覺好玩。大人應如何帶遊戲呢﹖

目的︰輪流概念,讓組仔、組女幫忙做事情
Step 1︰要請小朋友排成一直線坐好。
*「宜家我哋是一條運輸帶,要幫忙運輸貨物。」

Step 2︰把氣球交給坐在第一位的小朋友,請他把氣球傳給身旁的小朋友。
**「mali mali home,氣球變咗璃球,你哋要一個交一個,小心傳啊!」
故事演繹傳氣球鬥快遊戲,用施魔法把沒有生命的「氣球」活起來,就如作文擬人法,立即令遊戲生動起來。

Step 3︰當氣球傳到最尾一位小朋友時,他要拿著氣球離開座位,走到第一位小朋友面前,這時小朋友要自動輪流坐向旁邊無人的座位上,從新開始傳球。
***組爸、組媽最好落場,坐在一頭一尾開始示範,如何輪流傳球。
由左到右傳球,很多組仔、組女連左右也分不清,所以簡單口訣、落組示範最好。

以我所見,年紀較小的組仔、組女(K1-2)因為較為被動,服從性較強,願意聆聽組爸、組媽說話;同時亦需要一些時間從旁觀察,需要組爸、組媽加以鼓勵。

K3-P1的組仔、組女喜歡自己探索,鍾意比賽鬥快的感覺,急不及待就想開始,所以講解規則變得重要,如︰
Q:比賽看哪隊快﹖
A:所有隊員須輪流傳球,最後一位舉手示意
Q:氣球中途跌了怎麼辦﹖
A:必須拾起再開始

組爸、組媽也會邀請想像氣球的形態,A組仔說是保齡球(重重的),B組仔形容是傳砵砵車(很快的),C組仔是大菠蘿(刺手的),增加他們的好玩創意,同時建立彼此之間尊重。

要配合不同歲數的組仔、組女調節難度,組爸、組媽要隨機應變,玩遊戲要識得執生呢!




第四、五、六次實習……

其實無論大人或小朋友也是很需要玩,大家為了一個集體遊戲成功,會不知不覺間思考,發揮出團結與合作性,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或者有時候小朋友之間會吵架,但這也成長重要的事,因為通過吵架,小朋友可以學會與別人相處,學習遷就與適應

一個遊戲也可以變出很多玩法玩學相長團隊啟發我獲得更多遊戲的靈感,透過實習讓我可以拋棄固有思想,與組仔、組女一起想出更多的有趣玩法,會將所學到的當作驚喜帶回家與大小哲分享



資料和圖來源︰賽馬會「玩學相長」計劃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