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16

親子遊戲治療:不再No-No 掛嘴邊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做父母。三年前有了阿哲,我跟很多新手媽媽一樣,不時有挫折感,由new born的牙牙學語、Trouble 2到現在的Terrible 3,總希望從跌跌碰碰的失敗中找到一勞永逸的育兒方法。

身教,當然是最好的方法。但往往很多父母包括我在內,在孩子面前總是表現言行不一。到最後,身教變成說教,大人越是說教,孩子越是反感。

回想阿哲Terrible 3的「No-No」階段,可能是婆婆照對他說話常把「不」字掛咀邊的原故。當他開始說「我不要」又對著幹的時候,大人除了講道理、千依百順、投降利誘或高姿態鎮壓之外,那可以怎麼做呢?

幾個月前,在偶然下接觸了「親子遊戲治療法」,發現了了解孩子內心的另一遍天。

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做?

任何人都想得到別人的接納、尊重和諒解,孩子也是一樣。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去瞭解孩子,為什麼會開始這樣做?

美國家庭治療師Dr. Virginia Satir的研究發現,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她的「冰山理論」(Satir Iceberg Model)提出,很多時家長只是看到問題的表徵,指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小部分,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包括情緒、期待和渴望等,在埋於我們看不到的水底下。尤其是幼童,根本不懂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表達力亦比較差,所以會以最直接的方法來宣洩,不滿的話只能以發脾氣的方式表達出來。

當孩子不合作又不懂解釋,家長想要找出原因十問九唔應或者問非所答,失敗的情緒容易轉化為暴躁,火星撞冰山,家長同小朋友都不好受。

「親子遊戲治療法」讓我明白到家長的角色最重要是:要了解孩子的感受。當孩子覺得被了解、被明白、被尊重時,自自然然會開始說出自己的感受,之後漸漸更願意分享並信任家長,最終學懂什麼是情緒。




怎樣去了解孩子的感受?

先聆聽,多觀察,明白及回應情緒感受──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原則,做起來絕不容易,大家往往向錯的方向走。

例子1:三歲的小男孩被生日會出場的小丑受驚哭鬧不停
家庭A說:「唔駛驚,媽咪爹D係度!」(抱起安撫中)
家庭B說:「小丑有咩好驚,男仔要大膽D!」
家庭C說:「我地唔睇啦,獎你食粒糖唔好喊啦!」

例子2:在Playgroup有小朋友搶左了你女兒的玩具,她搶不回來而鬧情緒
家庭D說:「唔駛搶,等哥哥玩完就會俾你!」
家庭E說:「要學識share,大家一齊玩!」

以上的例子阿哲也經歷過,家長的說話聽起來理所當然。但細心想想,根本沒有一句是孩.子.的.感.受,這些安撫的話通通是大人給孩子對處理當前問題時的說教、講道理甚至轉移視線而已。

孩子受驚了,家長請先說:「剛才很恐怖,我知道小丑好可怕。」
孩子鬧情緒,家長可以說:「我明白你被人搶走玩具好唔開心……」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你就明白點解他們這一刻為什麼情緒異常。當大人開始了解,就自自然然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和耐性,讓他們整理情緒。另一方面,孩子知道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到親切感,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同時間,孩子開始明白什麼叫受驚或被欺負,一旦再發生時,他們從家長的說話中漸漸學懂用言語表達情緒

明白了基本技巧,要活學活用絕非易事。因為大人口中的話,都是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聽從父母長輩、同儕友輩、社會規範等潛移默化出來的。

我和小組的六位媽咪必須經過了遊戲治療導師的反覆指導,目的想把這個同理心技巧擴展成說話上的反應能力,希望阿哲出現情緒危機時,我能夠馬上反應過來。

家居實踐練習時,當用上新方法,三歲的阿哲初時會眼定定望著我,覺得媽咪對他的態度不同了,慢慢開始不收藏負面情緒,不再事事只說「No! 我不要」,嘗試簡短地重覆我的說話。

不過,惡習難改,我這位新手媽媽偶爾會情緒失控,反觀阿哲的進步比我來得更快呢。

親子遊戲治療法

「親子遊戲治療法」源於「兒童遊戲為本治療法」,香港有些舉辦相關課程的機構,例如:
-        童心行(不定期與不同機構舉辦相關課程,由香港著名遊戲治療導師劉雪霞主講

若想了解更多親子遊戲治療法,可以到RE: Make A Wish Facebook專頁#親子遊戲治療 查看我分享的相關資訊


※本文已授權BK Milk ‧ 親子語 & ohmykids 使用。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