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020

靜觀教養ing︰停一停,想一想



阿哲升小快到下學期,這段日子他要適應小學的步伐;開學時,我悲喜交雜--家課較我預期的多(他的幼稚園實在太happy),但適應上比我想像得好,變得大嗰仔。反而,我作為家長,經常不耐煩,有時憤怒,感覺自己像《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
我生性就是性子急,自阿哲出世,我已盡量把天性修正為相對有耐心。然而,隨著他漸漸長大並開始有情緒,我自問也虛心學習(如親子遊戲治療),學習得到孩子的尊重和諒解。三年前有了小哲,更加感到應接不暇;如今,面對阿哲每天放學後的一堆功課,眼前有連串考測默的範圍,我脾氣變爆躁,又有心無力。

身體最誠實
上年初發現自己多了病痛,公司做事起來提不起勁,回到家身體有種說不出來的不適感,一點點小事就會發脾氣嘮叨,最初還以為自己已踏入中年危機;但想深一層,當放假全家出遊時卻沒有,為什麼呢﹖
此時,朋友叫我一起參加「靜觀親職」(Mindful Parenting)@香港小童群益會 賽馬會上環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幾年前已聽過過「靜觀」、「正念」,曾想過叫坐不定的阿哲來參加,想不到自己身體力行先。
靜觀的練習都是從身體開始,為什麼呢?就像初生BB,開心時會放聲笑,肚餓、憤怒、不安會喊;長大了,緊張時會心跳加速,眉頭緊皺,壓力大會頭痛、胃痛、肌肉緊繃等。面對社會規範、自己的理性,我們對外的反應卻往往「口不對身」。儘管大腦抑制著情緒,你我的身體依舊如實反應目前的狀態——身體時常會發出訊號,只是我們不去想,或者覺察不到。
重新認識身體
Mindfulness,香港翻譯為「靜觀」,台灣稱為「正念」,翻譯上「正念」更易於理解概念,「正」ing正在進行式,「念」則是念頭、想法,意思就是用心感受當下。
第一堂嘗試身體掃描,我最初還以為與瑜伽的冥想相似。我曾學習瑜伽多年,後來因頸受傷而停了練習,另一個原因是冥想時腦袋就是太多雜念,感覺只停留身體的層面。「靜觀」就反而是「靜」下來「觀」照內心,身體掃描則是在放鬆的狀態下,坐著、躺著或站著,讓自己靜下來觀察自己的身體,隨著音檔一個部位接著另一個部位,與身體同在;在每個部位停留一下,覺察當下所浮現的感覺,過程中不批評自己。
以往做瑜伽時,如果覺得哪部位特別痛,我會想是練習不夠或平日姿勢不好來怪責自己。靜觀不需這樣,只要知道然後下次有覺知就已足夠。
我的靜觀管教ing,從身體掃描開始。再續……
圖片︰Mamancolère ~ Jutta Bauer
相關文章:




※本文已授權 ohmykids   使用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